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导师代码: 21544
导师姓名: 安茹
性    别:
特    称: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学    位: 工学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anru1024@uestc.edu.cn

学术经历:   2021年7月-2024年8月,深圳大学,博士后 2025年3月至今,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介:   安茹,高级工程师、硕导,从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等研究方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深圳市技术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3项。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4)、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市交通工程技术创新奖励一等奖等奖励荣誉6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项,发表SCI论文5篇,主编/参编国家标准1部、行业标准2部、团体标准6部。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市地面基础设施群运行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原型系统及应用验证;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运维数据采集与融合系统研发应用; 4、深圳市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复杂低空环境精准探测感知技术研发; 5、深圳市技术攻关面上项目,基于移动感知和数字孪生的桥梁群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成果:   1、科技奖励 2024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4完成人 202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 2023年深圳市“先锋杯”数字孪生创新大赛二等奖,第2完成人 2022年深圳市交通工程技术创新奖励一等奖,第10完成人 2、标准规范 [1]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第4 [2]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运行保障信息化平台安全技术要求》,第9 [3]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第20 [4]系列团体标准《城市地面公共基础设施群运行保障平台数据融合规范》(共6部),2部第1 3、发明专利 [1] 一种基于路面裂缝分析方法的静态影响参数分析方法,第1发明人 [2] 隧道结构性状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第2发明人 [3] 一种道路内部病害三维数据集构建方法及其使用方法,第2发明人 [4] 一种基于图像的路面裂缝能量分析方法,第2发明人 [5] 全面评估的路网养护维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第2发明人 [6] 一种道路路面使用寿命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第2发明人 [7] 一种道路内部使用寿命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第2发明人 [8] 一种基于路面车辙病害三维重构的车辙深度计算方法,第3发明人 [9] 一种道路使用寿命综合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第3发明人 [10] 道路脱空区域高度演化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第3发明人 4、学术论文 [1] An R., Zhang X, Sun M., et al. GC-YOLOy9: Innovative smart city traffic monitoring solution 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106(11):277-287. [2] An R., Jia L, Tang Y., et al. Railway Track Tamping Maintenance Cycle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Power-Time-Transformed Wiener Process. Appl. Sci. 2024,14,5867. [3]An R., Sun QX, Wang FT, et al. Improved railway track geometry degradation modelling for tamping cycle predictio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18.144(7): 04018025.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领域/方向 招生类别
085400电子信息 07计算机技术(非全) 硕士专业学位
085404计算机技术 01计算机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