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21201
导师姓名: 李昊
性    别:
特    称:
职    称: 副研究员
学    位: 工学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neoli@uestc.edu.cn

学术经历:   2009.09-2013.06 电子科技大学 本科 2013.09-2015.09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 2015.09-2020.12 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 2018.09-2020.03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访问学者 2021.01-2023.06 电子科技大学 助理研究员 2023.06-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 副研究员

个人简介:   回旋行波管是太空态势感知和卫星对抗系统的核心功率源,具备重大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本人围绕真空器件高质量电子注形成、高效稳定注波互作用、脉冲连续兼容工作等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参研“十三五”、“十四五”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主持国家级项目子课题2项,总经费2155万元。在IEEE TED、IEEE TPS、IVEC等行业顶级期刊、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科研项目:   主持与参研的项目如下: XXX器件及模块效应研究 2021.03-2024.12 负责(1) 1060 国家级 XXX回旋行波管应用技术研究-01 2020.11-2025.12 负责(1) 1095 国家级 XXX回旋行波管关键技术研究 2020.11-2022.12 参研(2) 1016 国家级 XXX回旋行波管及模块应用技术研究 2020.11-2024.12 参研(3) 1060 国家级 XXX回旋行波管-01 2020.11-2025.12 参研(3) 1105 国家级 XXX回旋行波管平台研究 2020.11-2022.12 参研(4) 1010 国家级 XXX回旋行波管研究-03 2020.11-2024.12 参研(4) 1060 国家级

研究成果:   当前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宽频带:提出高频电路无损介质全加载实现频带扩展,突破光滑圆波导色散特性的带宽限制,实现了Ka波段21%相对带宽百千瓦功率输出,较传统结构提升1倍,该成果发表在IEEE TED,授权发明专利一项,支撑了“十三五”重大专项的“Ka波段回旋行波管”项目(已结题)。 2、高效率:提出曲线形貌电子枪和非均匀介质分布高频结构,解决了高速度比电子回流、高增益互作用电路振荡问题,实现了W波段45.3%效率的功率稳定输出,为大功率源集成小型化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已发表在IEEE TED,支撑了“十三五”重大专项的“W波段回旋行波管”项目(已结题)。 3、多功能: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设计脉冲连续兼容工作电子光学、高频系统,解决了多模振荡与电子离散问题,研制了Ku波段150kW脉冲、30kW连续波兼容工作样管。该成果国内外未见报道,具有较大创新性,已发表在IEEE TPS,支撑了”十四五”重大专项“多功能回旋行波管”项目(已完成合同验收),已应用于中物院地基大功率发射机。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领域/方向 招生类别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 03大功率微波毫米波技术,16真空电子器件及应用 硕士学术学位
085400电子信息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硕士专业学位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01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 硕士专业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