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21102
|
导师姓名: |
施孟佶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
职 称: |
副研究员
|
学 位: |
工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maangat@126.com
|
|
|
学术经历:
|
|
本、硕、博分别于2008、2011、2017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其中2014-2015年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参与联培博士生计划。2017年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留校任教。
研究方向:
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飞行器集群任务规划与协同制导;无人机集群智能组网、感知与控制算法研究与飞行验证。
|
|
个人简介:
|
|
施孟佶,主要研究方向为无人集群系统智能协同控制及应用,IEEE会员、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集成自动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控制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Drones、Symmetry等SCI期刊客座编辑;在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ver Networks、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和CDC、CCC等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近五年公开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第一发明人10余项;主持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项,经费千余万元;参研项目30余项,经费4000余万元。与中航研究院、成都所,兵器自控所、技物所,中国气动中心等相关领域工业部门龙头单位开展深度合作。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未来飞行器大赛等主流学科竞赛,获奖10余次。
|
|
科研项目:
|
|
2020年以来主持和负责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3项,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参研项目30余项,总经费超过4000万元。
|
|
研究成果:
|
|
近三年学术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A、 学术论文:
[1] 第一作者. Bipartite Flocking Control fo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Cooperation-Competition Interactions and Random Packet Dropou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I: Express Briefs, 2023, 70(6): 2082-2086.
[2] 通信作者. Dynamic Target Enclosing Control Scheme for Multi-Agent Systems via a Signed Graph-Based Approach[J].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2023, 10(2): 560-562.
[3] 通信作者. Event-Triggered 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 of Multi-Spacecraft Formation with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Constraints[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141: 108506.
[4] 通信作者.Containment Tracking for Networked Agents Subject to Nonuniform Communication Delays[J]. 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 10(6): 3658-3669.
[5] 通信作者. Seeking Velocity-Free Consensus fo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uniform Communication and Measurement Delays[J].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ver Networks, 2023, 9: 295-303.
[6] 通信作者. Neural network-based dynamic target enclosing control for uncertain non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over signed networks[J]. Neural Networks, 2025, 184: 107057.
[7] 通信作者. Leader-Following Containment Control of Hybrid Fractional-Order Networked Agents with Nonuniform Time Delays[J].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ver Networks, 2023, 9: 750-760.
[8] 通信作者. Seeking Secure Adaptive Distributed Discrete-Time Observer for Networked Agent Systems Under External Cyber Attacks[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2025. doi: 10.1109/TCE.2025.3535083.
[9] 通信作者. Prescribed time bipartite output consensus tracking for heterogeneous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external disturbances[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24, 469: 128550.
[10] 通信作者. Seeking Secure Synchronous Tracking of Networked Agent Systems Subject to Antagonistic Interactions and Denial-of-Service Attack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5, 6(5): 1309-1320.
【其余成果详见个人学术主页: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Fs13Db4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B、 授权发明专利:
[1] 一种无网条件下大规模集群未知区域扫掠式覆盖控制方法,ZL202110029799.7, 2022.03.
[2] 一种非最小相位系统输出重定义方法,ZL202110030413.4,2022.03.
[3] 一种适用于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的简化姿态控制方法,ZL202110183201.X,2022.06.
[4] 一种非最小相位系统精确跟踪控制方法,ZL202110960579.6,2023.04.
[5] 一种基于收敛点的双机协同目标机定位跟踪控制方法,ZL202110985401.7,2023.05.
[6] 仅方位角测量下基于双领导者模式的集群协同控制方法,ZL202210890434.8,2024.11.
[7] 神经网络耦合扰动估计器的多智能体二部跟踪控制方法,ZL202210851725.6,2024.11.
[8] 无人机集群鲁棒分布式固定时间二部包含控制方法,ZL202210862669.6,2024.10.
[9] 一种多欧拉-拉格朗日系统鲁棒二分一致性跟踪控制方法,ZL202210931348.7,2024.05.
[10] 一种预设时间分布式航天器编队姿轨耦合控制方法,ZL202210971663.2,2024.11.
[11] 一种极坐标系下预设性能的旋转编队控制方法,ZL202210966011.X,2024.09.
近五年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A、教学课程
独立讲授并建设本科生课程:多无人机编队控制实验(校级挑战课程);
协同建设并讲授本科生课程:集群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高峰体验课程)。
B、教改项目
主持省级教改项目《课程-实践-竞赛-应用“四维一体”无人机智能化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参研省级教改项目《集群智能感知与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
二、荣誉与奖励
A、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2025年指导本科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024年指导研究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
2024年指导研究生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
2023年指导研究生获第九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金奖;
2022年指导研究生获中国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
2021年指导研究生获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
2021年指导本科生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三等奖;
2021年指导研究生获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大赛全国三等奖;
2020年指导本科生获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全国一等奖。
B、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获奖
自2020年以来,所指导本科生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5人次,院级7人次,在全国航空航天类本科毕业设计竞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无人机创新人才培养联盟第一届毕业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
C、个人荣誉
2021年获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
2021年获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奖教金(优秀教师奖);
2021年获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大赛优秀工作者;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获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8250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01智能飞行器系统设计,02空天信息控制及空天智能制造,04空天信息工程,05空天导航、制导与控制 |
硕士学术学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