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20722
|
导师姓名: |
邹志礼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
职 称: |
副教授
|
学 位: |
硕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252005884@qq.com
|
|
|
学术经历:
|
|
主要从事惊恐障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具体包括惊恐障碍的童年创伤、负性生活事件、述情障碍及安全感等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学的相关研究包括候选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全基因甲基化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等;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疗效预测研究等。
|
|
个人简介:
|
|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第四届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精神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精神卫生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精神卫生杂志青年编委,四川省精神(心理)卫生省级专家库成员。
|
|
科研项目:
|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代表性课题如下:1、认知行为治疗对惊恐障碍患者HPA轴相关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动态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801360);2、基于CRHR1甲基化-多模态脑影像特征的认知行为治疗对惊恐障碍的疗效预测研究(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5ZNSFSC0784),3、惊恐障碍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及抗抑郁药对差异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动态机制研究(四川省科学技术厅,2021YJC0440);4、基于多模态脑影像表征介导CRHR1基因甲基化与惊恐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四川省卫健委青年苗圃项目,24QNMP013),5、基于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和表达测序对惊恐障碍抗抑郁药疗效反应的研究(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研究及转化基金,2021LY02)。
|
|
研究成果:
|
|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多项成果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Psychoneuroendocrinology、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先后获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排名第2),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3)。获四川省人民医院首批浣花英才-明日之星项目,第五届“大医精诚、技能名师”。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01不区分招生研究方向 |
硕士专业学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