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
|
|
|
导师代码: |
20577
|
导师姓名: |
罗俊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
职 称: |
教授
|
学 位: |
工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jluo@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2011.05.-今,先后任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教授;2007.08.-2011.01.,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Research Fellow;2006.09.-2007.07.,英国华威大学(即Warwick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01.09.-2006.07.,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1997.09.-2001.07.,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士。
|
|
个人简介:
|
|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者,全球高被引学者,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电子显微学与功能材料的亚原子构效基础及设计研究,推进发展原子/亚原子表征方法“原子的电荷解析”、“原子核的光学成像”和“原子分辨的工况原位电镜”,并将相关结果成功应用于发展质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二氧化碳发电储电装置、绿色电催化制氢、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零碳减碳能源与半导体芯片解析。曾/现主持国家基金委项目2项、全国百篇优博1项、天津市科学基金2项、横向项目3项及其他项目。已培养多名学生和科技人员:先后各有2名进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读博,各有1名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美国波士顿学院、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和阿德莱德大学读博;各有1名为广西大学正教授、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正研究员、温州大学特聘正研究员、兰州大学特聘正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讲师、闽江学院特聘副教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天津科技大学讲师、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博士后、广西大学博士后、天津理工大学实验师/讲师/副研究员;有多名进长江存储、粤芯半导体、华慧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亿纬锂能、国鸿氢能、中芯国际、赛默飞、宝洁等名企名所工作。本组常年招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欢迎来信。
|
|
科研项目:
|
|
[1] 纳米多孔金属的表面电荷分布及其在催化CO氧化中的作用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60万元,项目负责人;[2] 国家级项目,中组部,200万元,项目负责人;[3] 半导体横向项目,某上市公司,200万元,项目负责人
|
|
研究成果:
|
|
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93篇,其中,在一区期刊上有45篇,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上有53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 1篇(该文构建的数据库被Nature Materials邀请的加拿大科学家评价为单原子的“the largest reported library”,其亦认可该数据库揭示的单原子设计原则为“unified principles”)、Nature Energy 1篇、Natl. Sci. Rev. 1篇、Nature Commun. 9篇、Adv. Mater. 4篇、JACS 1篇、Angew. Chem. Int. Ed. 4篇(其中一篇入选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选的“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发展原子核光学成像的工作被《中国科学》杂志社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学术媒体上评价为“100多年来……首次成功”。截至2024年4月,论文的他引次数共24165次,H指数为92。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85400电子信息 |
01“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组,05“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组(非全) |
博士专业学位 |
085400电子信息 |
06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非全) |
硕士专业学位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02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
硕士专业学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