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20522
|
导师姓名: |
杨智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
职 称: |
研究员
|
学 位: |
理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zhiyang@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2010年获重庆大学应用物理系理学学士,2013年获重庆大学理学硕士,2016年获德国波恩大学理学博士,2016年-2017年在德国波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20年加入电子科技大学,现为物理学院研究员、博导。
|
|
个人简介:
|
|
|
|
科研项目:
|
|
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
研究成果:
|
|
截止2022年3月在Phys.Rev.Lett.,JHEP,Phys. Lett. B,Phys. Rev. D,Eur. Phys. J. C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近30篇,详见高能物理数据库http://inspirehep.net/author/profile/Zhi.Yang.1。
5篇代表作:
[1] Z. Yang, G. J. Wang(*), J. J. Wu(*), M. Oka and S. L. Zhu, “Novel coupled channel framework connecting quark model and lattice QCD for the near-threshold Ds states”, Phys.Rev.Lett. 128 (2022) 11, 112001.
[2] Z. Yang, X. Cao, F.-K. Guo(*), J. Nieves, M. P. Valderrama,“Strange molecular partners of the Zc(3900) and Zc(4020)”, Phys.Rev.D103 (2021) 7, 074029.
[3] Z. Yang, Q. Wang(*) and U. G. Mei?ner, “Isospin analysis of B → D?D ?K and the absence of the Zc(3900) in B decays,” Phys. Lett. B 775, 50 (2017).
[4] Z. Yang, Q. Wang(*) and U. G. Mei?ner, “Where does the X(5568) structure come from?,” Phys. Lett. B 767, 470 (2017).
[5] F. K. Guo, U.-G. Mei?ner, W. Wang and Z. Yang (*), “Production of charm-strange hadronic molecules at the LHC,” JHEP 1405, 138.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70200物理学 |
01理论物理及等离子体物理 |
博士学术学位 |
070200物理学 |
01理论物理 |
硕士学术学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