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导师代码: 20441
导师姓名: 刘登群
性    别:
特    称:
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dengqunliu@163.com

学术经历:   (1) 2020至今,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PI; (2) 2013–2015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系,访问学者/博士后; (3) 2012–2020 第三军医大学,副教授; (4) 2009–2012 第三军医大学,讲师; (5) 2004-2009 第三军医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 (6) 1999-2004 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本科。

个人简介:   刘登群,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入选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人才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获得者。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项省部级研究课题。近年来以最后通讯作者在J Pathol、J Transl Med、Antioxid Redox Signal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实验室长期从事干细胞生物学、放射生物学和放射肿瘤学研究,课题组主要使用转基因动物和类器官模型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1) 肠干细胞亚群稳态平衡、肠干细胞微环境调控与肠道放射损伤再生修复; (2) 肠道菌群调控干细胞和肿瘤进展与治疗; (3) 消化道肿瘤发病机理与防治新措施;(4) 食管、唾液腺和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发病机理; (5) 肠道与其他脏器交互作用机理。

科研项目:   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1)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直肠癌放疗后铁外流活化Hopx+静息肿瘤干细胞的旁效应机理,2025.01-2027.12; (2) 四川省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二甲双胍增强静息肠干细胞线粒体生成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再生修复的作用与机制研究,2022.09-2023.08; (3) 四川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 热量限制(CR)增强静息肠干细胞能量代谢促进放射性肠炎再生修复的作用与机制研究,2023.01-2024.12; (4) 四川省卫健委干部保健项目:靶向干预巨噬细胞铁死亡调控基因Gpx4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3.01-2024.12; (5) 四川省卫健委医学科技项目重点研发项目:近红外小分子探针靶向杀伤肿瘤干细胞防治结直肠癌的应用基础研究,2021.12-2024.12; (6)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肺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肠道干细胞微环境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2020.01-2022.1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交感神经兴奋调控放射损伤后肠道干细胞微环境重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9.01-2022.12;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ist1调控潘氏细胞分泌功能促进电离辐射后肠道干细胞微环境重建的作用与机制研究,2017.01-2020.12;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巨噬细胞经细胞融合参与肠上皮电离辐射损伤再生修复的研究,2014.01-2017.12;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间充质干细胞向小肠 Cajal 间质细胞分化机制的初步研究,2011.01-2013.12。

研究成果:   2020年以来作为最后通讯作者发表的部分论文: (1) Wang K, Xu L, Feng J, Wang S, Wang X, Zou J, Xu Z, Huang L, Jiang W, Zhou J, Lei X, Liu D. Circulating lung cancer exosomes damage the niche of intestinal stem cells. Transl Lung Cancer Res. In Press. (2) Wang S, Liu X, Xu L, Lang J, Liu D. Phase-dependent iron depletio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the niche of intestinal stem cells in experimental colitis via ERK/STAT3 signaling pathway.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5 Jan 30:16:1537651. (3) Huang Y, Tu S, Xu Z, Xu L, Wang X, Tian H, He Q, Huang L, Lei X, Wang S, Qu M, Liu D. Loss of Mist1 alt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neth cells and impacts the function of intestinal stem cells in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fter radiation injury. Journal of Pathology. 2025, 265(2):132-145. (4) Lei X, Xu Z, Huang Y, Huang L, Lang J, Qu M, Liu D.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of intestinal stem cells in homeostasis and diseases.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24 Sep 3. doi: 10.1089/ars.2023.0489. (5) Tu S, Huang Y, Tian H, Xu L, Wang X, Huang L, Lei X, Xu Z, Liu D. Berberine enhances the function of intestinal stem cells in healthy and radiation-injured mice. Int Immunopharmacol. 2024,136:112278. (6) He J, Jiang P, Ma L, Liu F, Fu P, Du X, Xu Z, Xu J, Cheng L, Wang Z, Li C, Liu D.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protects the integrity of the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and inhibits ferroptosis induced by radiation exposure by activating the mTOR pathway. Int Immunopharmacol. 2024, 20;131:111908. (7) Lei X, Xu Z, Huang L, Huang Y, Tu S, Xu L, Liu D.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melatonin on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a review. Front Pharmacol. 2024 Jan 11;14:1332567. (8) L Huang, Z Xu, X Lei, Y Huang, S Tu, L Xu, J Xia, D Liu. Paneth cell-derived iNOS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in the intestinal stem cell niche. J Transl Med. 2023, 21(1): 852. (9) 雷旭丹,黄宇君,黄灵潇,徐珍妮,刘登群. 线粒体质量调控逆转肺癌放疗抵抗的研究进展.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4,37(10):904-911. (10) 田越,连启航,冯梅,刘登群. 唾液腺放射损伤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4,37(9):809-816. (11) 冯建华, 柳向军, 黄宇君, 屠思雨, 徐璐, 徐珍妮, 雷旭丹, 黄灵潇, 阴骏, 刘登群. 两种小鼠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特点比较与应用.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4, 46(2): 91-99. (12) 曾梓洵,雷旭丹,周进,刘登群. 肠道菌群调控免疫和肿瘤免疫治疗. 生命的化学,2022, 42(2): 317-325. (13) 黄灵潇,徐珍妮,雷旭丹,黄宇君,曾梓洵,刘登群. 铁死亡调控机制及其与肿瘤放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肿瘤预防与治疗,2022, 35(1): 81-86. (14) 徐珍妮,欧静,黄灵潇,雷旭丹,王锋超,王军平,粟永萍,王钰,刘登群. 肠道菌群对小鼠放射敏感组织稳态维持和再 生修复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0, 42(20): 1978-1986. (15) 徐珍妮,欧静,王钰,王涛,王锋超,高继宁,王军平,粟永萍,刘登群. Lewis肺腺癌对小鼠肠道干细胞及其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 42(12): 1155-1162. (16) 欧静,徐珍妮,刘登群,王涛,王锋超,王军平,粟永萍. 3D培养体系中不同肠上皮细胞株形成类器官潜能的比较及应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42(1): 31-38.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领域/方向 招生类别
071000生物学 04细胞生物学 硕士学术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