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20234
|
导师姓名: |
常亮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
职 称: |
副研究员
|
学 位: |
工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liangchang@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2020/01 - 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其间:2022/10 - 2023/10,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智能芯片中心,访问学者,2025年1月- ,中关村国家实验室双聘研究员)
2015/09 - 2019/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研究生(师从赵巍胜/张有光教授其间:2016.10 - 2018.1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CSB), 联合培养博士,师从Yuan Xie教授)
2014/01 - 2015/09,国睿科技(北京)& AMD 中国公司,CPU芯片设计与验证工程师
2011/09 - 2014/0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其间:2012/04 - 2014/01, 国睿科技(北京)CPU设计及验证工程师)
2007/09 - 2011/06,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双学士
|
|
个人简介:
|
|
常亮兼具世界顶尖企业及海内外顶级学府研究经历,长期从事低功耗智能处理器芯片及先进存储技术研究,成功完成多款芯片的流片工作。研究涉及智能处理器芯片设计方法、低功耗处理器设计技术、以存储为中心的下一代高能效智能处理器架构及新兴非易失存储器技术。在集成电路领域发表80余篇高水平期刊及会议论文,包括集成电路领域顶会ISSCC、MICRO、DAC及CICC等及集成电路领域顶刊JSSC、TCAS-I、TCAS-II、TCAD、TC、TBioCAS等,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容错专委会/信息存储专委会/工程工艺专委会执行委员、CCF高级会员、光学学会高级会员等,在领域顶会IEEE/ACM DAC、FPT、ISCAS、APCCAS、ICTA等做特邀报告10余次。担任中关村国家实验室双聘研究员、四川省无人系统智能电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小型无人飞行器柔性制造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及后摩智能-电子科大联合实验室主任等,同时担任头部企业技术顾问专家。指导研究生及本科生团队获得全国重要竞赛奖多次,其中全国竞赛一等奖10余次,包括2021年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全国一等奖/最佳指导教师奖、2021年“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团队一等奖、2021/2022年“中信银行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2023/2024年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FPGA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每年至少2项及以上)等,其余全国二等奖等若干,支持及鼓励学生具有较高的科研理论素养同时培养卓越的工程实现能力。研究获得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及多个头部企业横向项目支持。培养的研究生已经获得多个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研究生称号、校级优秀论文奖等,人均1篇SCI/EI文章,每个同学都能够获得芯片流片经验及能力。推荐优秀研究前往香港、美国、新加坡、韩国、欧洲深造,毕业的研究生前往华为、地平线、香港智能芯片中心等领域头部企业,支持研究生前往祖国需要的地方,潜心为国工作五十年。
“因科研项目需要,需要大量有志向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处理器芯片架构、模拟电路设计等同学加入课题组,组内保/考研名额充足,同时组内每年可以支持3-5名非全日制研究报考,也欢迎专项计划研究生大胆联络(组内有士兵/强军/少数等),可以提前与组内研究生沟通,询问研究目标及研究氛围等信息,也欢迎本科生提前联系我,在组内完成科研训练,发邮件给我!”
|
|
科研项目:
|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省部级)、头部企业横向项目等,科研经费大于1000万元。
|
|
研究成果:
|
|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
07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08智能感知与信息系统,09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
硕士学术学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