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20140
|
导师姓名: |
秦翔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
职 称: |
副教授
|
学 位: |
理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qinxiang@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生物工程,学士;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硕士;
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发育生物学,博士;
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副教授。
|
|
个人简介:
|
|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细胞增殖与调控研究所,主要从事肿瘤细胞力学及光遗传学技术的相关工作。教学方面承担生命的初探-细胞生物学实验入门,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细胞微环境,高级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的教学工作,长期担任全国生物医学工程设计大赛,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教练。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特别资助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人才托举计划项目等1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法国科技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中心等项目10余项。秦翔博士在细胞骨架力学,细胞生物学和光遗传学领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体系,2017年起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及专业期刊上发表12篇SCI论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IF=16.6),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 (IF=24.1), Cancer Science, Genes & Diseases, BBA-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 Acta Biomaterialia等。作为共同作者,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Nano, Biomaterials,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等其他高水平杂志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论文总影响因子约450,引用次数约1000次,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现为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永久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受邀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如Cold Spring Harbor Asia Meeting, 中国力学大会2021+1等),受邀担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如Acta Biomaterialia, Cellular Signalling等),担任教育部学位中心等多机构的评审专家。
课题组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科研氛围,尽力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科研条件和环境,为学生发展考虑,课题组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实验室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学生有机会参与与上述高校的科研合作项目或短期访问交流,表现优秀者可推荐到上述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课题组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欢迎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学在本科阶段参与本课题组科研项目,保送或报考研究生:1.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数学/图像及信号处理或其他相关理工科背景,有兴趣从事肿瘤生物力学的研究。2.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和逻辑思考能力。3.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对科研工作有积极的求真求实态度。
|
|
科研项目:
|
|
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2.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青年项目
3.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和一等资助等
4. 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托举工程创新人才项目A类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
|
研究成果:
|
|
已经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Cell-matrix adhesion and cell-cell adhesion differentially control basal myosin oscillation and Drosophila egg chamber elong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4708.
2. A biochemical network controlling basal myosin oscill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1210.
3. 基质刚度通过调节YAP活化控制乳腺癌细胞耐药性. 医用生物力学. 2019, 34(2): 121-126.
4. Low shear stress induces ERK nuclear localization and YAP activation to control the prolif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9, 510 (2): 219-223.
5. ROCK isoforms differentially modulate cancer cell motility by mechanosensing substrate stiffness. Acta Biomaterialia. 2019, 88: 86-101.
6. The tumor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microenvironments synergistically contribute to cancer cell malignancy.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0, 17:1186-1187.
7. Matrix stiffness modulates ILK-mediated YAP activation to control the drug resistance of breast cancer cells. BBA-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 2020, 1866: 165625.
8. Shear stress triggered circular dorsal ruffles formation to facilitate cancer cell migration.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21, 709:108967.
9. Notch-1 signaling promotes adhesion of suspended cancer cells by cdc42-dependent microtentacles formation. Cancer Science. 2021, 112: 4894-4908.
1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lended teaching of cell biology experiments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 10(4):232.
11. Myosin regulates intracellular force and guides collective cancer cell migration via the FAK-Rho/ROCK feedback loop. Genes & Diseases.2023, 10(6):2199-2201.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71000生物学 |
04细胞生物学 |
硕士学术学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