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20029
|
导师姓名: |
郭璐
|
性 别: |
女 |
特 称: |
|
职 称: |
教授
|
学 位: |
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guoluhx@med.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1999年重庆医科大会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2015年留学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
个人简介:
|
|
主任医师、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2015年留学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院。现任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副主任、呼衰中心主任兼肺移植病房副主任,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呼吸专委会肺血管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国家肺移植技术医疗质控中心委员,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内科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呼吸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院内VTE防控质控中心业务副主任。四川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认定专家。长期从事内科及呼吸专业一线临床工作,擅长呼吸系统肺血管病变、间质性肺疾病、肺部急慢性感染、慢性气道疾病及呼吸重症监护等呼吸道疾病的诊治。积极开展肺移植高新技术。2018年担任学科呼衰中心主任及肺移植病房副主任以来,积极开展被移植界称为“皇冠”的肺移植高新技术,该中心成为在国内排名前十的肺移植中心。作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VTE)管理专家组组长,积极推进院内VTE防控工作,2020年该中心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中获得“优秀单位”;牵头开展四川省预防医学会“院内VTE 防控项目”,协助基层单位开展VTE防治工作。牵头开展四川省预防医学会“院内VTE 防控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带领团队高分通过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疗中心评审,获得全国“优秀单位”称号。开展罕见病筛查及慈善宣讲,加入“中国罕见病注册中心”登记工作,为呼吸系统罕见病患者带去希望。获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第八届“榜样中国·我心目中的十大青年名医”称号;2022年获得“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
|
科研项目:
|
|
作为负责人开展各级科研课题共13项。2017年申请成都市科技局惠民项目《探索肺主动脉与升主动脉比值作为界定点结合生物标志物在预测慢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急性加重及死亡风险的研究》,已完成课题并拟结题。2019年申请并在研院级课题《基于放射学特征定量分析技术结合临床特征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2020年成功申请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新冠专项课题)《利巴韦林经呼吸道给药和口服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及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四川省医学会课题《比较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钠预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申请四川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动脉高压作用的影响》。2021年申请并在研四川省干保课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肺移植术后肺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2023年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科研项目《肺部超声定量分析结合生物标志物及基因表型在IPF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
研究成果:
|
|
成立肺血管课题组,建立院内肺动脉高压规范诊疗体系。牵头成立了院内VTE、肺间质性疾病、肺移植等多学科诊疗团队并担任首席专家。担任四川省及院内新冠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作为负责人开展各级科研课题共14项;获国家级专利4项;先后发表论文70多篇,论文多次被国内外学术会议收录和壁报交流并获得“优秀论文称号”并多次在国际大会上发言;担任Thorax(间质性肺疾病)中文版及多家核心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已参与6部专家共识及指南的编写;编著呼吸专著6部。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105101内科学 |
01不区分招生研究方向 |
硕士专业学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