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导师代码: 12461
导师姓名: 孔谋夫
性    别:
特    称:
-----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工学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kmf@uestc.edu.cn

学术经历:   ● 2008年7月获重庆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优秀毕业研究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等“CASC”奖学金获得者;随后曾在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研发部任器件工程师; ● 2013年11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被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推存为 电子科技大学“成电杰出研究生”候选人; ● 2013年12月毕业于 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导师为国际著名微电子学家、中国功率半导体器件领路人、超结(superjunction)器件发明人——陈星弼院士;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讲师; 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 2018年7月 至 2022年12月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 2023年1月 至2025年4月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2025年1月 至 今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 孔谋夫,男,博士,教授,四川省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12月获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功率半导体器件领路人、IEEE Fellow、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教授;2014年1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7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25年5月晋升为教授。 ● 研究方向为智能功率集成电路、高压功率半导体器件、宽禁带半导体器件(SiC、GaN、Ga2O3器件等)以及新材料器件及集成电路技术。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IEEE T-ED、IEEE EDL、IEEE-JEDS、SST、MEJ等高水平期刊及IEEE ISPSD、IEEE ICSICT、IEEE ASICON等国际会议上发表70余篇学术论文及英文专著一章。 ●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及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参研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申请发明专利近30项,已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其中11项专利获得成果转化。 ● 曾10余次受邀担任多个IEEE国际学术会议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TPC Member),包括 IEEE ICSICT、IEEE ASICON、IEEE ISNE、IEEE EDSSC和IEEE EDTM等,受邀在IEEE重要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10余次。并获得高水平国际会议ICICM 2023最佳论文奖、ICICM 2024最佳口头报告、IEEE EDSSC 2025优秀论文奖;2024年及2025年分别获得《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等期刊的 优秀审稿人奖。 ● 孔谋夫教授在人才培养方出取得出色的成绩,曾指导本科生2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以及第1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以第1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等,并获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奖;指导研究生30余人次获国家级(国家奖学金、创芯大赛全国一等奖等)、省级(省优秀毕业生等)及校级荣誉(校优秀研究生、优秀硕士论文等),其本人多次获优秀本科毕设指导教师、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一等奖)等。 ● 招生问题请联系导师 E-mail,目前名下指导的研究生15余名,欢迎报考咨询。 ●指导的研究生中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多名学生获得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省优秀毕业生、电子科技大学“学术苗青”奖及“优秀研究生”称号。

科研项目:   ● 主要从事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功率MOSFET、IGBT、功率二极管、超结功率器件、功率LDMOS、功率JFET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碳化硅SiC MOS、氮化镓GaN HEMT、氧化镓Ga2O3二极管及MOS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及集成技术)、新型功率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以及基于新材料的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等。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利已受到业界和同行的关注,部分已进行成果转化。 ●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及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中央引导资金项目等,参研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申请发明专利近30项,已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其中11项专利获得成果转化,部分成果已获市场应用。

研究成果:   ● 目前已在该领域国际、国内顶级及重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IET Power Electronics、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IEEE Journal of th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Microelectronics Journal、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等以及IEEE知名国际学术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ICSICT)、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ICs (ISPSD) 、IEEE Electron Devices and Solid-State Circuits (EDSS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Drive Systems (PEDS)、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C (IEEE ASICON)等上发表超过70篇SCI和EI论文、出版英文专著一章,相关成果受到国际知名同行的引用和关注;作为第1发明人的11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向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曾10余次受邀担任多个IEEE国际学术会议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TPC Member),包括 IEEE ICSICT、IEEE ASICON、IEEE ISNE、IEEE EDSSC和IEEE EDTM等,受邀在IEEE重要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10余次。并获得高水平国际会议ICICM 2023最佳论文奖、ICICM 2024最佳口头报告、IEEE EDSSC 2025优秀论文奖;2024年及2025年分别获得《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等期刊的 优秀审稿人奖。 ● 孔谋夫教授在人才培养方出取得出色的成绩,曾指导本科生2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以及第1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以第1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等,并获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奖;指导研究生30余人次获国家级(国家奖学金、创芯大赛全国一等奖等)、省级(省优秀毕业生等)及校级荣誉(校优秀研究生、优秀硕士论文等),其本人多次获优秀本科毕设指导教师、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一等奖)等。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领域/方向 招生类别
140100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01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02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03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 硕士学术学位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 01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02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03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 硕士专业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