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
|
|
|
导师代码: |
12434
|
导师姓名: |
周强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国家青年人才
|
职 称: |
教授
|
学 位: |
工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zhouqiang@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2022年8月起,担任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委委员;2022年4月起,担任通信学会量子通信委员会委员;2021年12月,入选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培育计划;2020年10月起,担任量子电子学报编委委员;2020年5月起,担任173计划技术首席专家;2019年12月起,担任173计划重点项目首席;2019年11月,入选2018年国家QN人才特聘教授;2019年3月,入选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青年计划;2018年5月起,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2017年4月起,担任郭光灿院士科研助手,负责建设信息与量子实验室;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天文与物理系Wolfgang Tittel教授(现任职于瑞士日内瓦大学)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黄翊东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黄翊东教授课题组,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
个人简介:
|
|
周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某部委专家,国家QN人才,四川省QN人才,获2024年世界光子大会发明展金奖1项、2024年美国硅谷国际发明展银奖1项、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第十三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1项、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提名奖1项。2006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现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获四川省三好学生。2011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黄翊东教授(2024届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研究组,获工学博士学位,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骨干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2011年-2013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黄翊东教授,主持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项目1项,骨干参与国家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超级973项目)1项。2014年-2017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Wolfgang Tittel教授,负责量子互联网的实验研究和卡尔加里市城域量子互联网建设。2017年4月起,担任郭光灿院士科研助手,在郭光灿院士的亲自指导下,负责建设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在量子互联网领域从事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量子探测与量子传感等领域的系统平台、关键器件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工作,已有主要成果包括: “银杏一号”城域量子互联网研究平台、国产量子探测光时域反射仪、高品质量子纠缠光源的主要负责人和完成人,打破国外在量子探测光传感领域的技术垄断1项,是量子隐形传态、固态量子存储、量子纠缠光源等方面部分性能指标的纪录保持者。在Nature Photonics, Science Advanc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文章5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章节1章;授权技术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方向包括:量子互联网系统平台(量子纠缠互联/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存储中继/...)、量子互联网关键器件(量子存储/量子界面/量子光源/...)、量子互联网应用技术(量子探测与传感/量子互联与算力/量子安全与时频/...)等。带领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团队承担科技委、科技部、基金委、四川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10余项,国拨经费xxxxx余万元。担任国内外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委员,多次做大会报告和学术特邀报告;担任多个期刊的通信评审人;担任国家科技部、国家某部委、基金委、教育部等单位的评审专家;现为《量子电子学报》编委委员,通信学会量子通信专委委员,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委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物理学会/计算机学会终身会员,美国OPTICA学会终身会员/美国IEEE学会会员。
|
|
科研项目:
|
|
主持的主要项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xx万元,在研,主持。
[9]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子任务,xxx万元,在研,负责人。
[8] 四川省重点研发,xxxx万元,在研,首席科学家。
[7] 科技委重点项目,xxxx万元,结题,主持。
[6] 科技部重点项目,xxx万元,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创新联合重点子任务,xxx万元,结题,负责人。
[4]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xxx万元,结题,主持。
[3] HW合作项目,xxx万元,结题,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xx万元,结题,主持。
[1]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项目,xx万元,结题,主持。
|
|
研究成果:
|
|
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5】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32, 133603, 2024.【14】npj Quantum Information 10, 9, 2024.【13】Science Advances 9, eadf4587, 2023.【12】Light: Sci. & Appl. 12(1), 115, 2023.【11】Photonics Research 10(6), 1417-1429, 2022.【10】Laser Photonics Rev. 2100219, 2022.【9】npj Quantum Information 7, 123, 2021.【8】Photonics Research 9(6), 1134-1143, 2021.【7】Physical Review A 103(5), 052419, 2021.【6】Sci. China Inf. Sci. 63(8), 180505, 2020.【5】Optics Letters 45(15), 4224-4227, 2020.【4】Optics Letters 45(9), 2640-2643, 2020.【3】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66(7), 2018.【2】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04LT01, 2017.【1】Nature Photonics 10, 676 - 680, 2016.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70200物理学 |
03无线电物理,04光学,06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
博士学术学位 |
085400电子信息 |
01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
博士专业学位 |
080300光学工程 |
01光通信与集成光学,03光电材料与集成器件 |
硕士学术学位 |
085400电子信息 |
01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
硕士专业学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