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导师代码: 12279
导师姓名: 秦博
性    别:
特    称:
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四川省第十三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哲学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bobby.qin@qq.com

学术经历: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泰国玛希隆大学亚洲语言与文化研究院访问学者; 复旦大学出站博士后(社会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哲学博士&硕士(文化人类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理学硕士(公共卫生科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英语语言文学)。

个人简介:   秦博(1983—):四川攀枝花人。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特聘),硕士生导师;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博士生导师。2005年7月大学毕业,2005年8月参加工作。2012年3月博士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2014年6月博士后出站。2014年7月起晋升副教授,并担任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研处副处长、哲学与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2017年3月调动至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在欧洲、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学习工作多年。复旦大学博士后(社会学)、爱尔兰国立大学哲学博士&硕士(人类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理学硕士(公共卫生科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英语语言文学)。曾在中国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和泰国玛希隆大学亚洲语言与文化研究院从事访问学者工作。 四川省第十三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21年),入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成长接力行动计划(2023年)、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言吾英才”计划(2020年)。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入库教师。兼任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秘书、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理事、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学术刊物发展委员会单位委员、中文核心期刊《党政研究》编辑、成都大学学报编委。主持并成功结项国家社科基金一项(2015年青年项目,社会学)、省部、市级项目若干。专著和论文曾荣获获得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成都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S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四川日报理论版、深圳特区报理论版等各类刊物与重要报纸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红旗文摘等全文转载。在观察者、爱思想、昆仑策等知名国内智库型网站发表数篇评论文章。出版专著三部。研究兴趣:党的建设与红色文化、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东南亚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的课题: 1.《跨文化视域下的中西跨国婚姻研究(编号:15CSH038 )》,2015 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学),主持人(2021年11月结项,合格,结项编号:20213740) 2.《未来五年四川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与路径》(编号:SC22BS048),2022年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 3.《缅甸2021年后新政局的底层逻辑、发展形式及其带给我方风险的综合研判》(编号:SPRITS202306),成都大学泰国研究中心课题一般项目,主持人 4.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20年度课题(一般项目):《雅安石棉县黄果柑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经验调查研究》,主持,2020-2021,2020PTJS01005 5.《中国传统女性观的现代反思》,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2013 年度校级重点课题,主持人(已结题)SCJD2013ZD02 6.《社会网络视野下的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基于对成都地区足疗师傅的田野调查》,2014 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经费自筹) 7.《科技背景下成都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战略研究》,2016 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专著),项目编号为 2016M05,主持人 8.《羌族地区的“文化+”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2016 年度课题,项目编号 QXY1614,主持人 9.《新科技浪潮下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2016 年度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 SCJD2016ZD04,主持人 作为主笔和主研参加的课题: 9.成都“五进”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研究,2014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排名第三 10.弘扬主流价值观、增强文化创造力——成都“百姓故事会”调研报告,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社科联 2013 重大调研项目,主研、主笔 11.中组部 2014年课题《党政干部日常考核机制与考评体系研究》,荣获全国一等奖,主研、主笔 12.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专委会指定课题,2018-2019,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排名第三,gxdj2018001

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与著作 专著 1.《经与权:中国传统女性观与妇女生活的变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第二作者) 2.《大国征途: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第二作者) 3.《历史、现实与冲突:国别区域研究的亚太地缘政治洞察》,香港联合出版(中国出版社联合中国人文出版社),2022年4月,(独著) 4. (即将出版)《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多重挑战与人文反思》,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独著) 章节 1.六篇文章被收录于《中国男人调查》,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2.第六章《体育的意义与理性选择——社会行动理论的视野》载于《身体、社会与体育:西方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体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年 7 月出版 3.两篇文章收录于《四川省县域科学发展的实证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 年出版 4.四个章节(第四、五、六、七章),收录于《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新型城镇化改革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年 11 月出版 5.Chapter 8 “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Relationships: A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in Lu Zhouxiang and Peter Herrmann eds, Conflict and Communication: A Changing Asia in a Globalizing World - 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pp167-188,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16 (Scopus 检索) 6. Corresponding Author: (2023). The Unique Prosecution in the British Pitcairn Islands. In: Okyayuz, M., Mao, J., Mpedi, L.G., Herrmann, P. (eds) Human Rights in a Changing World. Prekarisierung und soziale Entkopplung – transdisziplin?re Studien. Springer VS, Wiesbaden. (Scopus 检索) 被CSSCI、SSCI、EI、Scopus, 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等检索的学术论文 1.第一作者:《Leveraging third space amid Chinese and Spanish student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ums: a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perspectiv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2021年6月30, https://doi.org/10.1080/19415257.2021.1939101 (SSCI,二区) 2.第一作者:《Bane or boon? An autoethnographic narrative of the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contradictions in a Chinese university》,《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2022年2月15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299-022-00648-3(SSCI,二区) 3.A Study of Young Students’online Socialization and HIV-Related High-Risk Sexual Behavior,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EIT2023), 2023.04 (EI & Scopus) 4.第一作者:《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评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研究》,《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 (CSSCI),第117-118页 5.第一作者:《新媒体情境下集体记忆的历史建构与文化逻辑——人类学讲义稿研究》,《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11期(CSSCI) 6.第一作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融合》,《红旗文稿》2018 年第 6 期(CSSCI),第22-24页 7.第一作者: Markov Chains for Investigating and Predicting Migration: A Cas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p.1-8 (EI),2018年3月 8.唯一作者:《汉代性别制度中的经权之辩》,《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CSSCI),第25-28页 9.唯一作者:《中国工业化转型下的生态伦理构研究》,《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3期,(CSSCI),第130-133页 10.唯一作者:《理性选择:魏晋南北朝妇女生活之考察》,《求索》,2015 年第5期(CSSCI),第173-177页 11.唯一作者:《西方青年女性眼中的中国男人形象实证研究—基于在爱尔兰的调查》,《北京社会科学》2016 年第9期(CSSCI),第106-117页 12.唯一作者:《西方青年女性眼中的中国男人形象实证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全文转载,2017年第1期 13.唯一作者:《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符号建构与现代意义——彝族漆器的文化人类学分析》,《中华文化论坛》2016 年第9期(中文核心),第42-47页 14.第一作者:《机器学习在党政干部日常考核模型权重赋值中的运用》,《党政研究》,2015年第3期 (RCCSE、中文核心),第28-31页 15.第二作者:《董事会治理与财务风险关系——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证据》,《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4期 (CSSCI ),第68-72页 16.第二作者:《国债期货推出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与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统计与决策》,2015年第22期(CSSCI),第167-171页 17.第二作者:《身体状况、安全意识与居民健康消费》,《消费经济》2015年第5期(CSSCI),第41-45页 18.第二作者:《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关系研究》,《武汉金融》,2015年第4期(中文核心),第12-15页 重要报纸文章与期刊论文 19.唯一作者:《浓缩当官与履职的为政之要》,《四川日报》理论版,2014年7月30日 20.唯一作者:《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四川日报》理论版,2015年3月12日 21.第二作者:《构建高效保障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新格局》,《四川日报》,2020年3月31日 22.第二作者:《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圳特区报》,2020年3月31日 23.第二作者:《精准扶贫要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四川日报》理论版,2018 年11月1日 24.第一作者:《预测缅甸政治与军事冲突对中国带来综合风险的模型建构研究》,《成都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 25.第一作者:《缅甸新局势的转型正义与政治博弈》,《中国评论》(香港),2022年第1期,有国际影响力的香港重要期刊 26.第一作者:《“佛系”社会主义抗疫的现在进行时:来自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故事》,《中国—东盟研究》,2020年第2期。 27.第二作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建构:中国-东盟关系新论》,《成都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28.第一作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治国担当和强国智慧》,《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29.第一作者:《新时代城乡基层治理的建设与创新》,《法制与社会》,2020年12月(下),第118-119页 30.第一作者:《媒介性别范式的意义与生产:电视剧<笑傲江湖>的学理价值》,《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05期,第137-144页 31.第二作者:《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反腐败政策体系的变迁》,《攀枝花学院学报》,2021年5月,第16-22页 32.第一作者, “Introduction to Patterns of Chinese-Western Intermarriages in Modern China (1840—1949)”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The Femal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t. Plum-Blossom Press, Melbourne-Australia (ISSHP, CPCI-SSH), pp148-161 33.第二作者, “The Ancient Origin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male Gender Role: A Historical Review from Pre-Qin Dynasty to Han Dynasty”,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The Femal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t. Plum-Blossom Press, Melbourne-Australia (ISSHP, CPCI-SSH), pp.142-147 34.第一作者, “The History and Context of Chinese-Western intercultural marriage in Modern China (from 1840 to 1949): An Early Saga of Cross-cultural Intimate Relationship”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Studies, No. 3, 2013; 35.第一作者:《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体育视阈下的英帝国 19 世纪的殖民扩张》,《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 年第 6 期,第22-30页 36.第一作者:《明清社会贞烈风气的社会文化背景阐释》,《文史杂志》,2015第2期,第36-44页 37.第一作者:《成都“百姓故事会”的调查》,《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年第7期,第44-45页 38.“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for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in Predicting the Talent Outflow”, the 2016 IIAS-IASIA Joint Congress (on the theme Building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Governance), from 20 to 23 September, Chengdu, China. 39.第二作者:《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竞争能力的比较研究——以香港、上海和成都为例》,《商场现代化》,2016(28),第229-232页,获得成都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0.第一作者:《创新民族地区金融,助力四川经济发展》,《攀枝花日报》,2016年12月8日 部分网络专栏文章: 41.秦博、田飞龙:《中国和东盟,同志、家人还是兄弟?》,观察者网,2021年12月4日 42.秦博:《亚洲男性不体贴妻子?这种偏见怎么来的?》,观察者网,2021年11月21日 43.秦博:《军政府VS昂山素季,谁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观察者网,2021年2月3日 44.徐实、秦博:《引进留学生也要追求质量,避免“高衙内”们浑水摸鱼》,观察者网,2018-5-23 45.秦博:《“佛系”社会主义抗疫的现在进行时:来自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故事》,观察者网,2020-4-17 46.徐实、秦博:《懒汉的锅,东北父老不背》,观察者网,2017-2-3 47.秦博:《一个事实美元化的国家,为何如此亲华?》,观察者网,2023-2-19 获奖及转载: 1.2009年获得“未来人口学家”荣誉称号:2009年7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人口学家高峰论坛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口协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举办。我的论文获得二等奖,并被授予 "未来人口学家 "的荣誉称号; 2.2007-2012年获得爱尔兰国立大学的非欧盟博士生奖学金; 3.2012-2014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后资助; 4.专著《经与权:中国传统女性观与妇女生活的变迁》获得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3月),排名第二; 5.论文《不同商业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竞争能力的比较研究——以香港、上海、成都为例》获得成都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12月),排名第二; 6.专著《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新型城镇化改革研究》荣获四川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7年8月),排名第四 7.2014,2015和2016连续三年荣获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先进科研工作者”称号; 8.论文《西方青年女性眼中的中国男人形象实证研究:基于在爱尔兰的调查》被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17 年第1期全文转载,原载于《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9.载于《红旗文稿》2018 年第六期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融合》被《红旗文摘》 2018年第6期转载; 10.2018年度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优秀二等奖; 11.2020年11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全国三等奖); 12.2021年10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全国特等奖); 13.2022年10月,第四届全国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全国优胜奖); 14.2020年6月,第九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四川赛区复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的学生获得三等奖); 15.2021年1月,所讲授的2020年研究生课程《国别与区域研究概论》,被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认定为教学质量优良。 16.2023年1月,所讲授的2022年研究生课程《国别与区域研究概论》,被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认定为教学质量优秀。 17.2022年1月,所讲授的2021年研究生课程《学科方法论与论文写作》,被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认定为教学质量优良。 18.2023年1月,所讲授的2022年研究生课程《学科方法论与论文写作》,被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认定为教学质量优良。 19.2023年1月,所讲授的2022年研究生课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被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认定为教学质量优良。 20.2023年3月,荣获外国语学院“2021年度研究生教学优秀奖三等奖”、“2022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三等奖” 参加学术会议 1.第三届全国缅甸研究青年论坛(2021年12月25日),昆明(线上),发言文章《缅甸新局势的转型正义与政治博弈》,文章荣获全国“缅甸研究十大优秀论文”。 2.第二届全国缅甸研究青年论坛(2021年6月26-27日),昆明,发言文章《预测缅甸政治与军事冲突对中国带来综合风险的模型建构研究》 3.“多维视角下的柬埔寨研究”学术研讨会(2021年11月13日),九江,发言文章《两千年之交的“柬铁”——中柬关系历史的演进》 4.2020年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2020年11月21日),成都,发言文章《高校意识形态与统战工作》 5.2016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年会(2016年11月5日),上海,发言文章《彝族传统漆器产品中的文化符号的演绎与文化再生产》 6.“中国与东盟区域一体化发展:跨界与融合”国际研讨会(2018年7月29日),重庆,发言文章《婆媳观的中西差异》 7.“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院系培养联盟2020年会”(2020年11月27-28日),珠海,发言文章《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国别区域研究的学科属性与方法论略谈》 8.第一届泰北华人文化国际研讨会“澜湄合作与泰北华人社会文教发展”(2018年12月15-16日),泰国清莱府,特邀担任会议评议专家。 9.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2016年联合大会(2016年9月20-23日),成都,发言文章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for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in Predicting the Talent Outflow。 10.2014国际体育组织与管理大会:亚洲体育管理的模式、结构与功能(2014年10月16-19日),南昌,担任体育教育与健康分论坛主席,发言文章 Constructing an Integrated World with the Cyber-Colonialism: Powers, Races and Cultures in Cyber Games 11.International Workshop: History, Politics, and Identity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2022-04-24),爱尔兰梅努斯,担任主旨报告人,发言题目《Western Centrism and the Shaping of Eastern Asian Gender Identity》 12.第二届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论坛:“经验世界、学科方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浙江金华,发言文章《在种族主义和大国崛起之间:东亚男性气质与西方中心论的文化对决》,2022年11月5-6日 1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智库对话(2023年3月28日),成都,发言题目《ASEAN countries will not sacrifice their own interests for US’s hegemonic intentions》 资政报告: 1.第三作者:《简阳市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路径问题》,2020年9月10日被时任省委常委曲目史哈作肯定性批示。 第一作者:《“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野下的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政策研究》,2021年12月20日,成都网信办年度十大优秀稿件。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类别
050200外国语言文学 01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种),08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09国别与区域研究 硕士学术学位
055100翻译 01笔译 硕士专业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