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12233
|
导师姓名: |
李强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职 称: |
研究员
|
学 位: |
学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liqiang1907@vip.sina.com
|
|
|
学术经历:
|
|
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之肺癌诊断治疗标准及2007、2009年中国肺癌治疗指南、2010年“中国肺癌临床指南”、2018“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治疗共识”等国家级临床治疗指南的编写,参与国家肺癌患者的诊疗工作规范的制定。参加国家“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多中心协作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四川协作组组长),为国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贡献了四川力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成都市科技局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项目20余项,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方法、肺癌侵袭转移机制的应用基础研究、抗肿瘤生物蛋白胶对肿瘤杀伤效应的研究、呼出气体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肺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于肺部肿瘤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文40余篇,其中胸外科TOP期刊论文1篇(2024最新影响因子为44.5分),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及全国性高水平肺癌学术会议,并做专题报告和论文的交流。获得成都市科学进步二等奖1次,成都市科学进步三等奖1次,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导的“胸部肿瘤珠峰论坛”已成功举办10届,成为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高学术地位的“胸部肿瘤学术盛会”,为我省胸部肿瘤的学术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
|
个人简介:
|
|
李强教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导师,从事胸外科工作40余年,擅长胸部肿瘤外科个体化治疗。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卫计委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享受省劳模待遇)、“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全国“十大医学促进专家”、省“十强金口碑好医生”等多项荣誉,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委会现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干部保健专家委员会会诊专家、四川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作为四川省顶级外科专家,他以匠心守护初心,用刻苦钻研、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他所带领的胸外科中心在2012年成为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2016年起在复旦胸外排行榜中名列“西南前三甲”,目前居复旦胸外排行榜西南第二;在临床医疗,特别是肺癌和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四川省领先地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手术400余台/年,排名全国前6。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省、辐射西南、影响全国的肿瘤防治网络,成为西部疑难肿瘤诊治高地,多学科诊疗团队收治疑难危重症病例占比超过90%。
|
|
科研项目:
|
|
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支持约1300余万元。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人体呼出气体检测技术在肺癌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获得经费支持956万元(2020YFB0408400);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基于人体呼出气的一种无创性肺癌检测新技术及相关装置的研究》,获得经费支持200万元(2017SZ0013);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基于“互联网+”肺癌及肺小结节患者一体化诊疗全程管理的应用示范推广研究》,获得经费支持100万元(2019-YF09-00234-SN)等一系列高水平科研项目。
|
|
研究成果:
|
|
工作以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学术成果获得了2003年成都市科学进步三等奖及2008年成都市科学进步二等奖。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100200临床医学 |
02外科学 |
博士学术学位 |
105111外科学 |
01不区分招生研究方向 |
硕士专业学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