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11984
|
导师姓名: |
易伟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教育部青年****
|
职 称: |
教授
|
学 位: |
工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kusso@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2002-2006,电子科技大学,学士;
2010-2012,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博士;
2006-2012,电子科技大学,博士;
2013-2014,电子科技大学,讲师;
2015-2019,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2017-至今,遴选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指导老师;
2019-2020,电子科技大学,特聘研究员;
2020-至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
|
个人简介:
|
|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现已在IEEE T-SP和IEEE T-AES等国际学术期刊表SCI检索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SCI检索论文80余篇,2012年受邀在IEEE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杂志发表文章介绍在微弱目标探测领域研究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
2012年获IEEE Radar Conference “最佳论文竞赛奖”第一名(中国高校首次获奖);2012和2018年分获ISIF 国际信息融合大会“最佳论文奖”;2015年带队参加总装备部首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协同创新挑战赛”,获大赛唯一“团体一等奖”,并授予一百万元研究基金奖励。入选了包括: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天府青城科技菁英、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教育部青年****等奖励计划。另,获****技术发明二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现任IEEE T-SP(一区TOP期刊)、IEEE T-AES(TOP期刊)、《雷达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MDPI《Sensors》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担任2019 ICCAIS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并担任包括IEEE Radar Conference在内的多个国际会议TCP成员及Session Chair。
|
|
科研项目:
|
|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与华为(深圳总部、成研所、上研所)、德赛西威等头部科技企业合作,围绕通信感知一体化、智慧交通雷达、自动驾驶传感器处理等方向长期合作。同时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目标探测感知相关合作。
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驱动的雷达信号处理:将AI与雷达信号处理相结合,替代或者改进现有的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例如,采用Transformer等神经网络实现目标的感知,雷达的智能决策等。
2)多传感器(雷达、视频、红外等)智能融合探测技术:利用统计信号方法或者AI的方法,实现多个雷达,以及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等它源信息的融合,增强对环境目标的感知性能。例如,智慧交通场景中,采用雷达与摄像头实现人、车、无人机的探测。
3)基于通信基站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目标感知技术:利用现有的通信基站,包括小型室内基站、室外的大型基站,通过发送OFDM等通信信号,在服务通信用户的情况下,同时实现对无人机、交通车辆等目标的感知探测。
4)基于FPGA RF-SoC的射频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以最前沿的FPGA RF-SoC芯片为核心,设计全数字化的大规模MIMO通信基站或者数字阵列雷达。
2022年6月我录制了一个学术和科研方向介绍的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95rYus_t_HrDhp7dOvWog; 提取码:6iwv ), 有意报考的研究生、博士生建议都先看看视频。便于后续沟通。。注意:这个视频是几年前的内容了,有很多最新的内容没有纳入,包括AI,FPGA系统设计等等。
此外,还有2020年学校大一大二的学生上了检测跟踪基本理论课,里面涉及到了一些探测感知基本概念,还有雷达应用的案例。大概讲了四讲,其中在第一讲,和第三讲最后部分多一些。看了这些可以了解我们感知探测的最基础原理是什么。(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4qc7Mtus802GK5R7-Pdow;提取码: yury)
|
|
研究成果:
|
|
与澳大利亚墨尔本RMIT大学、加拿大McMaster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美国里海大学等院校有长期学术项目合作,包括: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学生交流等,已有10多位博士生前往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荷兰、韩国、新加坡等国联合培养。
指导学生主要就业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科技集团、中科院等旗下研究所;以及通信电子信息相关公司,如华为、中兴、百度、海康威视、蔚来、比亚迪、拼多多、美团、阿里、上汽集团、VIVO、中移动研究院、迈瑞医疗等。还有部分博士生在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任教。
2026年课题组研究生招生已开始,预计2025年7月底开始第一批面试,8月第二批,9月第三批。名额分批次释放。欢迎志同道合同学咨询。
想深入了解我们研究内容的同学,可以阅读我们课题组发表的相关论文。学术文章列表详见谷歌学术个人主页(需翻墙):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JJpmn5AAAAAJ&hl=en。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
03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09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10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
博士学术学位 |
085400电子信息 |
01不区分研究方向,02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 |
博士专业学位 |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
03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09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10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
硕士学术学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