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1984
导师姓名: 易伟
性    别:
特    称:
教育部青年****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工学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kusso@uestc.edu.cn

学术经历:   2002-2006,电子科技大学,学士; 2010-2012,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博士; 2006-2012,电子科技大学,博士; 2013-2014,电子科技大学,讲师; 2015-2019,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2017-至今,遴选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指导老师; 2019-2020,电子科技大学,特聘研究员; 2020-至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ISIF会员。现已在IEEE T-SP和IEEE T-AES等国际学术期刊表SCI检索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SCI检索论文40余篇,2012年受邀在IEEE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杂志发表文章介绍在微弱目标探测领域研究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 2012年获IEEE Radar Conference “最佳论文竞赛奖”第一名(中国高校首次获奖);2013年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带队参加总装备部首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协同创新挑战赛”,获大赛唯一“团体一等奖”,并授予一百万元研究基金奖励;2012和2018年分获ISIF 国际信息融合大会“最佳论文奖”;2019年获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青年);2020年入选教育部青年****,2021年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现任IEEE T-SP(一区TOP期刊)、《雷达学报》编委、MDPI《Sensors》客座编辑;担任2019 ICCAIS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并担任包括IEEE Radar Conference在内的多个国际会议TCP成员及Session Chair。

科研项目: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同时,和华为(深圳总部、成研所、上研所)、德赛西威等企业围绕通信感知一体化、智慧交通雷达、自动驾驶传感器处理等方向长期合作。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驱动的雷达信号处理、低可观测目标探测技术、多传感器(雷达、视频、红外等)智能融合探测技术、基于通信基站的低空目标探测技术等。2022年6月我最新的专门录了一个学术和科研方向介绍的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95rYus_t_HrDhp7dOvWog; 提取码:6iwv ),有意报考的研究生博士生建议都先看看,先了解一下,便于沟通。 此外,还有2020年学校大一大二的学生上了检测跟踪基本理论课,里面涉及到了一些探测感知基本概念,还有雷达的应用的案例。大概讲了四讲,其中在第一讲,和第三讲最后部分多一些。看了这些可以了解我们研究方向大致做的是什么。(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4qc7Mtus802GK5R7-Pdow;提取码: yury)

研究成果:   与澳大利亚墨尔本RMIT大学、加拿大McMaster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UWA)、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美国里海大学(LU)等院校有长期学术项目合作,包括: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学生交流等,已有10多位博士生前往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荷兰、韩国、新加坡等国联合培养。 指导学生主要就业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科技集团、中科院等旗下研究所;电子信息相关公司,如华为、中兴、百度、海康威视、上汽集团、VIVO、中移动研究院、迈瑞医疗等。 学术文章列表详见谷歌学术个人主页(需翻墙):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JJpmn5AAAAAJ&hl=en (2025年课题组研究生招生已开始,预计2025年7月底开始第一批面试,8月第二批,9月第三批。名额分批次释放。欢迎志同道合同学咨询。)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领域/方向 招生类别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03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09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10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博士学术学位
085400电子信息 01不区分研究方向,02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 博士专业学位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03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09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10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硕士学术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