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1975
导师姓名: 刘志亮
性    别:
特    称:
国际工程资产管理学会会士(ISEAM Fellow)、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IEEE资深会员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工学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hiliang_Liu@uestc.edu.cn

学术经历:   详见:http://www.smee.uestc.edu.cn/info/1177/8351.htm

个人简介:   刘志亮博士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阿尔伯塔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入选了国际工程资产管理学会会士(ISEAM Fellow)、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IEEE资深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机电装备智能运维,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开放课题和企业委托课题等26项,主研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发表了学术论文12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数据库检索收录(其中包括第一作者/通讯作者35篇、大类一/二区30余篇、TOP期刊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Best Paper Award论文2篇、JSEE年度优秀论文1篇),出版了学术专著1部,申请或授权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近50余项,实施专利技术转让1项,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了重要工程应用。截至2024.10,ResearchGate统计的H-Index为30,引用次数为3000+。目前,担任了《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 Measurement》和《IEEE Sensors Journal》等4家国际学术期刊副主编,以及《机械工程学报》和《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等5家中文旗舰期刊的青年编委;担任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分会和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会员;担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成都市工业和信息化专家库智能制造工程方向专家、青岛市科技专家、以及多家企业专家顾问;担任了《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和《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主流期刊同行评审人。担任了PHM 2023-Hangzhou和PHM 2022-Yantai程序委员会主席、PHM 2021-Nanjing宣传主席、SDPC 2020-Beijing程序主席、APARM 2020-Vancouver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CLQRC 2019-Beijing会务主席、PHM 2019-Qingdao宣传主席、PHM 2018-Chongqing程序主席、IEEE ICPHM 2018-Seattle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分会场主席。此外,入职以来多次获评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校级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奖、教学成果奖、优秀班主任、年度考核优秀个人和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科研项目:   详见:http://www.smee.uestc.edu.cn/info/1177/8351.htm

研究成果:   详见:http://www.smee.uestc.edu.cn/info/1177/8351.htm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领域/方向 招生类别
080200机械工程 03装备感知与运维决策,04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 博士学术学位
085500机械 01不区分研究方向,02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 博士专业学位
080200机械工程 03装备感知与运维决策,04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 硕士学术学位
085500机械 03装备感知与运维决策,04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05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 硕士专业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