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导师代码: |
11946
|
导师姓名: |
李耘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IEEE Fellow
|
职 称: |
教授
|
学 位: |
工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Yun.Li@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1989年任英国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控制工程师,1990年任工业系统与控制公司高级控制俱乐部博士后研究工程师,1991-2018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智能系统博士生导师(讲师、高级讲师、教授),其间任格拉斯哥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外联合办学英方创始主任,格拉斯哥大学新加坡分校创校校长,欧洲进化计算优秀网(EvoNet)的创办人和理事之一、EvoNet 工业系统及驱动控制主席、IEEE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进化计算工作组主席。近年做为“珠江人才计划短期来粤海外专家”创建东莞市重点实验室“工业4.0人工智能实验室”,随后出任伦敦i4AI公司技术主任。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全职长江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工业创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创始主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
|
个人简介:
|
|
四川大学学士、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博士。1991年起在格拉斯哥大学指导博士生从事计算人工智能(AI)和智能系统研究,单独指导毕业的博士生例如陈家进(KC Tan,IEEE Fellow、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郭淑芬(Cindy SF Goh,格拉斯哥大学新加坡分校现任校长)、陈立鼎(L Chan,摩根士丹利上海执行董事)、殷今(普华永道北京理事),联合指导毕业的博士生例如 E McGookin(格拉斯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主任)、庞杨(中投经理)、C Slorach(ARM 副总裁)、赵寅鹏(中科三环董事长)等。
【英文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2-6575-1839 ; Google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1NT1jFMAAAAJ】。
【招生方向:灰箱可解释人工智能、AI创造力、计算机自动设计(CAutoD,包括AI-EDA),具身智能(包括机器人智能建模与控制、具身MCU+NPU芯片设计、具身系统工业设计、智慧农业应用等)】。
【团队网页:i4AI.org】
|
|
科研项目:
|
|
主要研究用 AI 方法来超越人的探索力、想象力、创造力,主持和共同主持了等价3亿元人民币的40项中国、英国、欧盟、新加坡科研项目,如: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Multiscale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with Mechanism-Data Dual-Driv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基于机理和数据双驱动人工智能的多尺度电子设计自动化方法),160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可解释、可通用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计算理论及应用”,80万元。
【3】中国科学技术部,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芯片与系统项目(国拨3737万元,总经费1.31亿元),高研院负责其中课题一的一个任务及课题二。
【4】中国科学技术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计算机自动设计技术及应用”,40万元,结题。
【5】中国科学技术部,战略科技发展类,“提升智能制造设计创新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智能技术”,154.8万元,结题。
【6】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粤深联合重点项目,"协同进化的无中心分布式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与方法",100万元,结题。
【7】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重大专项,“Industrial Systems in the Digital Age Network+” [第一期 £1,003,586 (1000万元),concerning AI “Looking Beyond Industry 4.0”],https://connectedeverythingmedia.files.wordpress.com/2017/03/conference-booklet.pdf,2016.09-2019.08,结题。
【在深圳高等研究院的全职研究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在深圳的交叉学科高等研究院,充分发挥电子科大和深圳市独特的优势,其人工智能工业创新研究中心(i4AI Centre)主要研究用可解释的灰箱人工智能来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提升为计算机自动设计CAutoD(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utoD),以便突破人类设计工程师的脑力极限,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设计的性能和效率。
|
|
研究成果:
|
|
先遣于1995年开设了国际上最早的30门人工神经网络及演化计算课程之一(“Neural and Evolutionary Computing”),并于1997年为此开发了最早、最受欢迎的遗传算法和 CAutoD 网上交互式学习演示课件“EA_Demo”。获授权中国、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30项AI应用专利。于2021年与电子科技大学同事共同翻译了计算智能先驱之一 David E Goldberg(被引100,000次的“Genetic Algorithm in Search,Optimiz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作者)和欧林工学院教务长 Mark Somerville 所著 A Whole New Engineer(http://wholenewengineer.org/about-wne/)新工科实战书籍《全新工程师》(http://item.jd.com/13406328.html)。 共发表论文及论著300多篇/本,在谷歌学术上h-指数为55,被引22,000次,单篇引用高达4500次,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计算机科学研究前沿”、“工程技术研究前沿”和“计算机科学热点论文”,其中指导两位博士生撰写的一篇论文(http://ieeexplore.ieee.org/xpl/topAccessedArticles.jsp?punumber=87)自2005年发表以来在全球控制系统技术领域排名至今仍几乎每月第一。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85400电子信息 |
02“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研究方向组,06“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研究方向组(非全) |
博士专业学位 |
085400电子信息 |
07计算机技术(非全) |
硕士专业学位 |
085404计算机技术 |
01计算机技术 |
硕士专业学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