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11781
|
导师姓名: |
吴静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
职 称: |
副教授
|
学 位: |
理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wujing@uestc.edu.cn
|
|
|
学术经历:
|
|
2005.09 2009.01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
2009.01 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 教师
2012.10 2013.04 法国ITER 访问学者
2013.05 2014.05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
|
个人简介:
|
|
吴静,等离子体物理学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诊断,电磁负载计算,平衡反演研究。
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2009年-至今,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2010-2012,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博士后
2012年受到科技部派遣,赴ITER组织工作,设计ITER的CXRS系统,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系统的设计和参考光谱诊断系统(The Visible Spectroscopy Reference System)。
2013年,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物理系聚变课题组(fusion group),CXRS诊断工作。
|
|
科研项目:
|
|
承担和参与项目:
1,科技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人才项目,2015GB120004,基于HL-2A/M托卡马克主动电荷交换光谱诊断系统中塞曼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015.1-2019.12,300万,结题,负责人。
2,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9YFE03020004, 高性能等离子体中快粒子再分布和损失的研究,2020-10至2025-09,91.11万(总经费1065万元), 在研, 参与(骨干)
3,科技部,国家ITER计划,2009GB107004,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主动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技术研究,2009-9至2012-12,415万,在研,参与(骨干)
4,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1205027,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主动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012-9至2015-12,30万,结题,负责
5,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基金项目,11175041,托克马克装置中性束发射光谱(BES)的实验与理论研究,2012-1至2015.12,80万,结题,参与(骨干)
6,横向项目,微波等离子技术服务,2020-1至-2021-12,20.66万,结题,负责
|
|
研究成果:
|
|
[1] J.Wu, et al., 2023, Plasma Sci. Technol. 25 025104(建立了HL-2A运动斯塔克和赛曼光谱分裂的光谱分析模型)
[2] J.Wu, et al., 2019,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47, 457-461(建立了HL-2A中性束发射光谱BES的光谱分析模型)
[3] J.Wu, et al., 2012, Plasma Sci. Technol. 14 (11):953-957(建立了HL-2A电荷交换光谱诊断的反演程序,测量环向旋转速度和等离子体温度)
[4] J.Wu, et al 2023, Fu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建立了HL-2M真空室和偏滤器的模型,分析了电磁负载,对光谱诊断窗口设计提供参考。)
[5] J.Wu et al., 2011, Plasma Sci. Technol. 13(5): 561-566 (采用光谱分析和朗缪尔探针测量离子电子密度温度对等离子体与器壁相互作用产生的尘埃颗粒进行诊断。)
[6] 张洪铭; 吴静; 李佳鲜; 姚列明; 徐江城; 吴岩占; 刘旗艳; 郭鹏程 ; HL-2A高约束先进运行模式等离子体电流剖面集成模拟, 物理学报, 2021, 70(23): 235203-1-235203-12
[7] 沈俊田; 袁应龙; 姚列明; 张旺; 陈雅静; 周明涛; 文豪; 吴静 ; HL-2M装置雪花减偏滤器热疲劳分析,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9, 39(4): 324-330
[8] 张旺; 袁应龙; 姚列明; 沈俊田; 陈雅静; 吴静 ; HL-2M偏滤器结构动力学分析,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0, 40(1): 40-44
|
|
专业研究方向:
|
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方向 |
招生类别 |
070200物理学 |
04光学,05等离子体物理 |
硕士学术学位 |
085400电子信息 |
01电子信息工程,03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 |
硕士专业学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