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
|
|
|
导师代码: |
11509
|
导师姓名: |
杨镇源
|
性 别: |
男 |
特 称: |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职 称: |
教授
|
学 位: |
文学博士学位
|
属 性: |
专职 |
电子邮件: |
yochinen
@
163.com
|
|
|
学术经历:
|
|
2007.8—2011.6 就读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3.9—2006.6 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6.7至今 任教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外语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5.9-2016.9 访学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2006.7至今 任教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外语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
|
个人简介:
|
|
男,四川德阳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访问学者(2015.9-2016.9),入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成长接力行动计划(2018.1-2022.12),从事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现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四川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1项、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课题1项、电子科技大学哲社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四川省社科规划课题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独著);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14篇发表于CSSCI(南京大学社科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5篇发表于CSSCI扩展版期刊;获四川省教育厅第十一届社科成果二等奖、四川省认知语言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科研项目:
|
|
1.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翻译价值论研究”(批号13XYY001)(2013年6月-2015年12月,结题),排名:1
2.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翻译伦理研究”(批号SC11C019)(2011年10月-2013年12月,结题) ,排名:1
3.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课题“文化全球化视阈下翻译的伦理问题研究”(批号ZYGX2012J135,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结题),排名:1
4. 2008年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科基金课题“全球化背景下翻译的文化功效研究”(批号ZJX0816)(2008年10月-2011年11月,结题),排名:1
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华裔文学的符号学研究”(批号SC11WY019)(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结题),排名:3
6.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论语》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批号SC08B011)(2009年10月-2011年9月,结题),排名:5
7.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英语世界中的唐诗译介与研究”(批号SC13WY15)(2013年10月-2017年7月,结题),排名:6
|
|
研究成果:
|
|
著作:
1. 翻译价值论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独著。
2. 翻译伦理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独著。
论文:
1. 集体无意识视阈下翻译价值理论的归结性反思,《外语学刊》(CSSCI扩展版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20年第5期,独著。
2. 论不昧虚实的译学居中元认知,《中国翻译》(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9年第6期,独著。
3. 翻译研究之意义虚实观辩证,《外语学刊》(CSSCI扩展版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9年第5期,独著。
4. 基于正念的翻译学元理论认知思维探析,《外语学刊》(CSSCI扩展版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8年第3期,独著。
5. 翻译批评之“相”与“非相”问题刍议,《外语学刊》(CSSCI扩展版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7年第3期,独著。
6. 从“求效果”到“致良知”——阳明心学对当前文学翻译标准的导向启示,《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5年第2期,独著。
7. 际遇情感——文学翻译的价值本体,《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4年第6期,独著。
8. 论韦努蒂的文学翻译伦理思想之局限性,《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3年第6期,独著。
9. 论当前文学翻译事业中伦理话语的推行,《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3年第3期,独著。
10. 文学翻译标准的自然主义谬误暨对策,《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2年第1期,独著。
11. “守经达权”:旨在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文学译介思路,《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1年第4期,独著。
12. 实践诠释学视阈下韦努蒂的“差异伦理”,《外国语文》(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0年第3期,独著。
13. 论“忠实”之后的文学翻译伦理重构,《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独著。
14. 论德里达“延异”概念对文学翻译批评“忠实”伦理观之消解,《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0年第1期,独著。
15. 论本雅明哲学思想对语言建构的现世意义,《求索》(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0年第2期,独著。
16. 皮尔士符号学观照下的三位一体翻译观,《贵州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9年第10期,独著。
17. 维特根斯坦哲学意义观的译学启示,《求索》(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8年第1期,独著。
18. 哲学实践转向的启示:后解构主义时代的译学反思,《贵州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7年第9期,独著。
19. 稀释在“第四空间”中的后殖民性:困境与反思——以阿契贝Things Fall Apart的两个汉语译本为例,2020年第5期,独著。
20. 翻译研究元话语多种“转向论”之中庸观反思,《外国语文研究》,2019年第2期,独著。
21. 嬗变、扩充与进展中的最新译学图景,《东方翻译》,2016年第6期,独著。
22. 晚清小说译坛改写现象的伦理层面剖析,《语言与认知研究:继承与发展》(论文集),2015年2月,独著。
23. 论“守经达权”框架下翻译规约机制之重构,《译苑新谭》(论文集),四川出版集团,2010年12月,独著。
24. 作为寓言的本雅明——文化战略视角下本雅明翻译观的重释,《外语与翻译》,2009年第4期,独著。
25. 论后解构主义时代译者主体性之重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独著。
26. 从德里达“延异”的概念反思传统翻译批评的“忠实”标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独著。
27. 基于目的论视角的晚清小说翻译之归化风尚探析,《湖湘论坛》,2007年第5期,独著。
28. 迷雾中的灯塔——论后现代语境下文学译介的“纯粹性”意识,《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6年第1期,第二作者。
|
|
专业研究方向:
|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 |
招生类别 |
050200外国语言文学 |
04翻译学 |
硕士 |
055100翻译 |
01笔译 |
硕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