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1019
导师姓名: 阙肖峰
性    别:
特    称:
职    称: 研究员
学    位: 工学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quexiaofeng@163.com

学术经历:   2001年9月于电子科技大学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6月于电子科技大学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个人简介:   男,博士,研究员,IEEE会员,中央军委军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计算电磁学、天线原理与技术、雷达目标特性及隐身技术、电磁软件工程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子课题、军科委、装发及军兵种预研项目、军口973/863项目子课题等。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合著专著1部,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排名第3),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1年,排名第2),一等奖1项(2022年,排名13)。教学方面,主讲《电磁场与电磁波》(本科)和《近代天线理论》(研究生)课程,两名研究生获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科研项目: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国家级项目9项目,横向项目35项,科研经费合计超3000万元。部分项目信息: 1、****基础科研计划子课题:XXXX计算与评估技术,2023.01-2026.12 2、****预研重点项目:XXXX设计仿真系统(隐身国家代码软件),2022.09-2025.09 3、****预研项目:基于数值法的XXX生成技术,2016.12-2020.12 4、****预研项目:XXXX特性抑制技术研究,2022.09-2025.09 5、****973项目子课题:XXXX特性及对抗方法研究,2017.07-2018.12 6、173重点项目子课题:XXXX验证,2024.01-2025.12 7、173重点项目子课题:XXXX计算方法,2023.06-2024.06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复杂目标极化散射特性建模、表征及验证,2015.12-2019.12 9、横向科研项目:XXXX特性获取方法攻关,2023.12-2024.06 10、横向科研项目:XXX重构方法研究,2021.10-2022.06 11、横向科研项目:多维空间隐身性能仿真与实验校验研究,2023.01-2023.03 12、横向科研项目:XXXX高频性能仿真评估,2023.08-2023.12 13、横向科研项目:目标特征可变仿真数值模型研究,2021.10-2023.12 14、横向科研项目:目标/海面及复合电磁散射分析技术,2023.11-2024.08

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部分论文信息: [1] Pengcheng Ding, Xiaofeng Que and Jun Hu. An Effective RCS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Root-MUSIC Algorithm. IEEE Antenna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2024, 23(12): 4892-4896. [2] 余龙舟, 陈宪, 黄江涛, 钟世东, 阙肖峰. 腔体格栅的电磁屏蔽原理与方法研究,航天学报, 2022.43(1): 324803-1~11. [3] 于冰洋,阙肖峰, 聂在平. 电大尺寸天线罩电磁特性高效数值仿真技术[J]. 上海航天, 2020, 37(6): 40-44. [4] 胡蝶, 阙肖峰. 基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的快速成像方法研究[J]. 微波学报, 2020, 36(S1): 416-419. [5] Xin Qi, Zheyuan Zhang, Xianzheng Zong, Xiaofeng Que, Zaiping Nie, Jun Hu. Generating Dual-Polarization Dual-Mode OAM Based on Transmissive MetaSurface.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1, 1-11 [6] 张旭涛,阙肖峰,蔡禾等. 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的仿真与时域光谱测量, 物理学报, 2019, 68(16): 168701, 1-7. [7] X. Qi, Z. Nie, Y. Chen, X. Que, J. Hu, and Y. Wang, Directional Enhancement Analysis of All-Dielectric Optical Nanoantennas Based on SIE Formulation. IEEE Photonics Tech. Lett. 2018, 30(1): 123-126. [8] Kui Han, Yongpin Chen, Xiaofeng Que, Ming Jiang, Jun Hu, and Zaiping Nie. A Domain Decomposition Scheme with Curvilinear Discretizations for Solving Large and Complex PEC Scattering Problems.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2018, 17(2): 242-246.(EI, 17559821) [9] Xin Qi, Zaiping Nie, Yue Wang, Xiaofeng Que, Jun Hu, and Yue Wang. Discrete quasi-Helmholtz Decomposition for 3-D High Contrast Lossy Dielectric Problems.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2017. vol.16: 1480 - 1483. SCI [10] 韩奎. 聂在平. 阙肖峰. 基于相位提取基函数的高效区域分解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4): 520-524. 成果绩效:1、突破了国产软硬件平台系统下的大规模并行计算关键技术,提升了目标电磁散射仿真的计算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基于技术和工程创新研究,显著提升了某国产专用软件的工程化应用能力,所开发的软件已在多家单位得到应用,实现了高性能电磁软件的自主可控。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领域/方向 招生类别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 11天线理论与技术,15电磁计算与先进电磁工业软件,22电磁结构、材料与应用 硕士学术学位
085400电子信息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硕士专业学位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01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 硕士专业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