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导师代码: 10312
导师姓名: 李建平
性    别:
特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工学博士学位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jpli2222@uestc.edu.cn

学术经历:   李建平教授于1982年~1986年在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获应用数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1989年免试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获计算数学理学硕士学位、软件工程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1998年在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获计算机科学理论(现称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工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999年~2000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由讲师破格直接晋升为教授,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2002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2002年~2003年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3月作为杰出人才引进到电子科技大学,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2004年国际计算机学术大会”、“第三届国际小波分析应用学术大会”、“第二届国际智能体媒介技术学术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2005年~2006年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ofGuelph,Canada)做访问学者;2007年任国际信息计算与自动化学术大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ComputingandAutomation2007)主席;2008年任IEEE国际感知计算与智能分析学术大会(The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erceivingComputingandIntelligenceAnalysis2008)主席。

个人简介:   湖南省祁阳县人,出站博士后,学术带头人。于1982年~1986年在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获应用数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1989年免试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获计算数学理学硕士学位、软件工程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1998年在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获计算机科学理论(现称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工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999年~2000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由讲师破格直接晋升为教授,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2002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2002年~2003年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3月作为杰出人才引进到电子科技大学,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2004年国际计算机学术大会”、“第三届国际小波分析应用学术大会”、“第二届国际智能体媒介技术学术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2005年~2006年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 Canada)做访问学者;2007年任国际信息计算与自动化学术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puting and Automation 2007)主席;2008年任IEEE国际感知计算与智能分析学术大会(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erceiving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ce Analysis 2008)主席。 他曾经担任的职务有:美国信息工程学会会员(2000);美国SPIE学会会员(2001);美国微软公司及IBM公司授权专家(2000);IEEE论文评阅与审稿人(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安部技术顾问(首席科学家)(2000);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SCI检索)联合创始人、副主编(2002);国际学术进展International Progress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Active Media Technology主要创始人、主编(2003);国际小波分析应用研究中心主任(2000);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07);重庆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2004);重庆市信息安全专家组组长(2004);2004年国际计算机学术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2004);第三届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国际学术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2004);第二届智能体媒介技术国际学术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2004);2006年国际小波分析与智能体媒介技术学术大会主席(2006);2007年信息计算与自动化国际学术大会主席(2007);2008年IEEE国际感知计算与智能分析学术大会主席(2008)。他曾先后被选为国家公安部技术顾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总后勤部“科技新星”、总后勤部“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1次荣立二等功,4次受嘉奖。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小波分析、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字水印与信息安全等。他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系统建立了“小波变换的加速方法”、“矢量积小波变换理论”、“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子签名系统”等系列理论与方法,并在国际上提出了“基于‘三大特征’(机器特征、文档特征、人体特征)的信息安全传输的模型与方法”。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60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检索收录论文78篇,出版学术著作16部,其中2部被多次修订重印,主编14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这些论著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主持研制的“小波指纹加密系统”、“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等高技术产品产生了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他先后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中国C网高科技项目、国家安全部项目、国家公安部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0项。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项,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二、三等奖各1项。以主持承担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二个基础性研究项目“分布式试飞测试总线研究”、“小型无人机数据采集及测控系统”取得的研究成果,提炼其部分关键技术、理论算法,支撑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国家重大项目“歼-10战斗机”项目研制,其部分理论与算法为“歼-10战斗机”项目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做出了贡献。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类别
083900网络空间安全 0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04云计算与物联网安全,05网络与系统安全 硕士学术学位


学院列表
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2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与能源学院
0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自动化工程学院
07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9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10  航空航天学院
11  数学科学学院
12  物理学院
13  医学院
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公共管理学院
17  外国语学院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22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3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3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90  智能计算研究院